词体的唐宋之辨研究
著作
湘潭大学符继成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5月/40万字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结项成果,首次较为全面、系统地探讨了自盛唐至清末民初的时段内,在词这种文体的创作与理论中存在的与古典诗歌领域类似的唐宋之辨问题。本书认为,词与诗一样,在唐宋文化转型的影响下,形成了“唐音”与“宋调”两种不同的审美范式。词中的“唐音范式”奠基于晚唐西蜀的花间词人,在南唐及北宋进一步演变至成熟;词中的“宋调范式”由柳永发端,在北宋后期分化为革新性质的“东坡范式”与改良性质的“清真范式”,分别在南宋的辛弃疾与姜夔手中臻于完备,各自成派。后来词史的理论与创作,基本上处于唐宋时期所确立的这几种审美范式的笼罩下,或“宗唐”,或“宗宋”,或兼容唐宋。本书运用大量相关材料,翔实、有力地论证和阐述了千余年中词体唐宋之辨的生成、演变与发展过程,构建了一部颇具特色的专题词史。
本书主要观点在学界已产生了一定影响。相关论文《词体的唐宋之辨研究:一个被冷落的词学论题》刊发于权威期刊《文艺研究》并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获得第十三届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7年);《诗分唐宋,词亦分唐宋》刊载于《光明日报》“国家社科基金”理论专版并被人民网等十余家媒体转载。另有多篇论文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中南大学学报》《中国文学研究》《词学》《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发表,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宋代文学年鉴》《词学研究年鉴》等书刊转摘。

作者简介
符继成,男,湖南泸溪人。文学博士,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湘潭大学“韶峰学者”,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中国词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主要从事唐宋文学、诗词学及文化传播研究。目前已在《文艺研究》《文学遗产》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专著两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省部级项目多项,
获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一次。